晶片式光達(LiDAR)設計
應用簡介
自駕車為近年來熱門的議題,而要讓自駕車準確辨識車況、行人、道路等外在環境,有賴於各種感測器及其之間的感知融合。在感測器的各種方案中,光達的發展性極高,但單價動輒上萬美元的價格讓許多車廠望之卻步。而固態式光達可以使用半導體製程積體化,大幅度縮小體積與可大量生產製造,因此可望融入車體的設計以及降低光達的成本。其工作原理使用光學相位陣列 (Optical Phased Array, OPA) 將光束合成與掃描。
光達晶片開發者主要探討的議題包括:
|
![]() |
RSoft CAD 繪製光達模型 分光器 | 光束分歧成陣列式結構,BeamPROP BPM 計算各路徑的光功率與相位。 Multi-Physics Utility 計算熱光效應,BeamPROP BPM 計算光學功率與相位變化。 |
分析/結論
晶片式光達可分為三大部分,整合 RSoft Device Tools 完善的演算法,讓使用者能對光達晶片完整且有效率的模擬與最佳化,使晶片式光達在掃描範圍、工作距離與功率損耗等性能上達到最佳表現。 圖(a):分光器的分光功率平均度與相位平整度 |
![]() |
檔案下載:
編號 檔名 |
class 版本 |
標題 敘述 |
建立時間 上次更新 |
狀態 | 下載 |
0112_晶片式光達(lidar)設計tech noteai.pdf |
晶片式光達(LiDAR)設計 |
2021-01-18 16:09:00 2021-01-18 16:09:00 |
需登入才能下載 | 下載 |